QQ在线客服

  •  在线咨询
  • 客服001
  • 客服001

 QQ在线客服

  • 13681658788
  • 021-5646 7988

1980 年,一位美籍华裔博士所研究的航天技术得到了一次突破。

这位博士名叫唐鑫源,将在美国学习的高分子化学和太空服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绝佳的功能:可吸收储存 1400 毫升液体。

这个功能可以说是解放了所有宇航员。因为在此之前,宇航员的排泄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人。

第一位上太空的加加林,登上发射架之前穿着宇航服尿在了汽车轮胎上;同年,美国首位宇航员谢泼德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宇航服里尿裤子的人。这个尴尬的现象得以打破,宇航员也终于不用带着塑料袋排便了。


「尿不湿」之父唐鑫源 | 图源网络

高分子材料和太空服,这两样东西看着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太远,可现在它以一个随处可见的产品展示在人们面前——尿不湿。仅 30 年左右的时间,一项用在宇航员身上的黑科技就被婴幼儿使用,科技传播的速度不可谓不惊人。

在科技界,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以自己命名的摩尔定律,意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每隔 18-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且价格不变。

而在历经百年的汽车产业看来,航天技术一直像是拥有雄厚研发实力的高科技装备,可望而不可及。但这些科技却在历史发展中不经意间回到民用,加持在了汽车的创新功能中。于是,越来越多的航天科技开始落地,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更多同属性的汽车产品,成为了汽车产业技术革新的「加速剂」。经过逐渐有序的引导,让这种落地速度不断加快。现在,航天科技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汽车科技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

战斗机「点燃」HUD

1918 年,德国为了让飞行员更好地瞄准目标,在战斗机座舱正前方加装了瞄准具。这个反射镜瞄准具能够覆盖飞行员的平视视野,因此也被称为平视显示器或抬头显示器(Head Up Display,HUD),这是最早的 HUD 形态。

时间线拉到二战时期,20 世纪 40 年代早期,负责英国雷达开发的电信研究机构(TRE)将雷达显示界面投射到飞行员驾驶视线内,在夜间也可以瞄准,以便更好地操作飞机的同时观察和打击目标。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结构,标记与目标的相对位置不会随观察角度改变有较大变化。


反射镜瞄准具的纵向横截面(1937 年德国战斗机搭载) | 维基百科

战争在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科技本身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二战之后,有了更先进的机载计算机的帮助,HUD 可以显示的信息也更加丰富。飞行员可以在 HUD 中读出飞机的各种状态,例如航向、航速、雷达提供的敌机信息等,HUD 可在飞行员视野中跟随敌机位置显示各种辅助符号。

1958 年,英国皇家海军首次在 Blackburn 舰载攻击机上将高度、空速、枪瞄准、炸弹瞄准集成在一台显示器中,并通过 HUD 投射到飞行员视野内;同年,美国海军的 A5 Vigilante 攻击机实现了搭载能够为驾驶员提供丰富信息的 HUD 系统的量产,这才算是我们现在常说的 HUD 系统的初代完整形态。

一般来讲,我们把 HUD 系统分为四代,第一代 HUD 系统使用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在荧光屏上生成图像。很多 HUD 系统目前仍在使用 CRT 显示器,而它的缺点在于,荧光屏涂层的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当战斗机普及 HUD 之后,商用飞机也渐渐开始启用。1975 年由法国达梭飞机公司首先使用在 Mercure 飞机上面率先安装 HUD 系统;到了 70 年代末,美国一些飞机生产商干脆把 HUD 作为标配系统装在了客机上。

下一篇:振奋人心!我国又研发一项黑科技,打破国外垄断,助力航天事业